您的位置:首页 > 枣阳资讯 > 热点关注

“枣阳楷模”2017年第四期

发布时间:2017-12-27 16:19:21作者:来源: 访问量:

“枣阳楷模”2017年第

 

“枣阳楷模”创业创新榜

鹿头_副本_副本.jpg 

上榜者:万超峰  鹿头镇小王庄村

一个和九个的故事

万超峰,女,28岁,家住鹿头镇小王庄村。

2008年高中毕业后,她在东莞一家制鞋厂打工。只有过年才会回到家乡,每次也总是来去匆匆。村里的年轻人大多这样,外面的机会更多,更可以长长见识。大年初六过后,村里就没剩多少人了,留下的基本全是五十岁往上的老人和还在上学的孩子。万超峰打工一干就是四年,想到家里的父母一年老过一年,村里也是十年如一日没什么变化,大家都靠着一亩三分地过着清贫的生活。万超峰想也许她能做些什么,来改变一些现状。既可以多陪陪父母,也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看到父亲的母猪养殖总是不见起色,便兴起了发展养殖业的念头。这样不仅能帮助父亲,并且可以利用父亲多年丰富的养殖技术,再加上自己信息灵、市场把握准的优势,扩大家里母猪养殖数量,发展养殖业应该不成问题。就这样2012年春节万超峰辞工回家,与父亲万安杰商议此事。没想到父亲欣然应允,当即着手将家里的母猪养殖事项告诉女儿,希望“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所谓万事开头难,当年她的养殖业刚刚起步,为了扩大效益必须扩建养殖规模。说服家人,万超峰借了3万元钱,又利用返乡创业政策,贷款8万元,盖了五间猪舍,养殖14头母猪,开始了自己艰辛的创业之路。顶着风险举债,老实本分的父亲心里实在难受,只希望赶紧赚钱将债务还清。这一年,出栏肉猪200头,赚了2万多元。虽然和预期还有一段距离,但已经还开始收益了。

第二年,养殖业市场行情看好,万超峰又加大投入,养殖母猪24头,又赚了6万多元。经过滚动发展,现在,万超峰的鑫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已养殖母猪47头,年出栏肉猪1000多头。去年春上,鹿头镇镇长沈齐锋了解到万超峰想扩大养殖规模,新建设标准化养殖厂,却遇到资金“瓶颈”难题后,为万超峰送去30万元的产业扶贫贷款。敢想、敢闯、敢干,万超峰正是靠着这些品质才取得现在的成绩。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万超峰不仅自己创业,发家致富奔小康,并且帮助村民一同脱贫致富。经过多方了解,先后与村里9户贫困户签定协议,保证7户无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每年3000元的母猪养殖托管分红;为有一定劳动能力2户贫困家庭免费赠送2头母猪,并全程提供技术服务,市场行情不好时,以每头仔猪350元价格保底回收,市场高时,贫困户可随行就市。养殖厂需临工时,贫困户可随时来厂务工,工钱即时结算。

贫困户贺从会曾因在外打工意外手臂残疾,离了婚,家里还有七八十岁的父母需要赡养。老母亲患有脑血栓,常年需要吃药和看护,生活实在艰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万超峰不仅送去了一头母猪还把养殖技术也传授给他,没想到一年内出栏仔猪28头,收入接近2万元。生活有了盼头,笼罩在贺从会家里的阴云也散去了。

48岁的贫困户逯桂莲,因为三年前的一场意外车祸致贫。丈夫瘫痪在床,聋哑儿子和残疾媳妇呆傻在家,上初中的女儿希望辍学回家照顾爸爸。面临如此困境,逯桂莲几近崩溃,天塌了似的,家庭的担子完全落在她一个人身上。万超峰了解他的情况后,当即送去两头母猪,帮助其养殖创收,鼓励逯桂莲重新树起生活的信心。眼前的逯桂莲神采奕奕,望着还有两个月就要出栏的31头肉猪,信心满满地说:“今年收入5万多没问题,明年再养6头母猪,争取出栏肉猪80头。”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万超峰说:今后将继续坚持创业创新,希望有更大的能力帮助父老乡亲脱贫致富,让合作社的发展惠及贫困乡亲,让贫困乡亲的脱贫致富支撑合作社的发展,在精准脱贫奔小康的路上,与父老乡亲携手前行。

  

“枣阳楷模”先锋榜

熊集_副本_副本.jpg 

上榜者:莫炳良  熊集镇毛榨村党支部书记

“进步村”的扛旗人——记枣阳市熊集镇毛榨村党支部书记莫炳良

 

短短两年间,他不怕困难,迎难而上,艰苦创业,治穷治愚,把过去的一个贫穷落后的“空壳村”变成现在集体经济达到10万元以上的“实心村”,一跃成为襄阳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进步村。他用汗水“浇灌”着致富的田野,他用实干“赢得”了百姓的信任,他用担当“诠释”着共产党员的责任,他用智慧书写着现代农业的传奇,他就是枣阳市熊集镇毛榨村党支部书记——莫炳良。

打铁先需自身硬,让支部班子强起来

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莫炳良经常跟村干部说:“喊破嗓子不如干出个样子来。村支部有没有战斗力,村干部在群众心里有没有威信,群众最有发言权。”自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莫炳良从班子建设入手,带头维护班子团结,遇到事情都会征求每个班子成员以及群众代表的意见和看法,不搞一言堂,不搞个人说了算,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并带领大家学习理论政策、学习实用科技、学习市场经济知识,有效提高了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他还建立和完善党建、维稳、计划生育、经济发展等各项工作制度,使村干部责任明确,各项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形成了“以制度管人,按章法办事”的村组织管理运行机制。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依法治村、民主建村”,先后建立了党员代表议事会、村民代表议事会、村民理财小组、乡风文明评议小组等四个“村民自治组织”,完善了议事决策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民主监督制度、民主评议等制度,推行阳光村务,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每季按程序对村民关心的财务收支、计划生育指标、工作目标等重大村务问题及时公开,自觉接受党员群众监督,让全体党员、干部、村民参与到管理中来,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实现村民民主自治,让群众真正当家作主人。

现在,毛榨村两委在他的带领下,互相尊重,互相支持,把“两委”拧成一股绳,形成一个团结有力的好班子,心系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从扶贫帮困、调解纠纷到谋划发展,带领群众致富,事事他都亲历亲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群众中树立了威信和形象,赢得了全村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形成“干群同心,其利断金”的强大合力。现在,村里喝酒打牌、说弄是非的人少了,读书看报、娱乐健身的人多了;邻里纠纷、上访闹访的人少了,脱贫致富、科学致富的人多了;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人少了,争当先进、不甘落后的人多了。毛榨村实现由过去的“上访村”到现在的“和谐村”的美丽蜕变。

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支书。正是莫炳良处事公正、干事清廉、一心为民,赢得了全村党员群众的支持和信任,也赢得了上级组织的认可和肯定。2015年“七一”前夕,他入选襄阳“百名好干部”光荣榜,受到襄阳市委表彰,枣阳仅有8名干部上榜。

群众利益无小事,让发展环境好起来

熊集镇毛榨村位于枣南丘陵地带,耕地面积5000亩,其中林地面积2200亩,共9个村民小组,人口1200多人。过去,由于毛榨村经济发展滞后,干群关系紧张,山林纠纷多,群众生产、生活较为困难。20148月,经党员和群众推荐,莫炳良当选毛榨村党支部书记。面对这样一个“烂摊子”,如何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变经济发展落后局面,成为莫炳良日思夜想的一个重要课题。

群众的呼声就是我们的工作方向,群众的期盼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毛榨村属典型偏僻山区村,村民外出通行的主干路是一条修在渠道边上狭窄的沙石路,村民出行十分不便,严重影响了农副产品的运输销售,道路不畅问题已经成为了阻碍了全村经济发展的“绊脚石”。“要想富,先修路”,已成为全村1200多名群众心中最迫切的愿望。莫炳良同志上任伊始,就和村党支部一班人多次召开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和讨论道路建设问题,经过多方努力,争取到库区移民后扶资金50万元,扩宽修建了村党群服务中心到枣耿路3.5公里的水泥路,扩宽铺设了村党群众服务中心至94.7公里的砂石路。两条路修好后,不仅解决了村民群众多年来出行难、运输难的问题,拉动了全村经济的活跃发展,而且拉近了干群之间的距离,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只要想干事就没有困难,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是莫炳良常说的一句话,他说到做到。毛榨村由于丘陵岗坡多,农业生产受洪涝干旱影响较大。针对这种情况,莫炳良和村“两委”一班人带领群众利用农闲时节,清淤水渠,挖建当家塘。投资100余万元对泉水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并已通过上级验收,投入使用,该水库蓄水量达30万立方米,基本解决了该村农田保水灌溉问题,使得农业抗灾保丰收能力大大加强。

发展才是硬道理,让村民群众富起来

说一千道一万,发展经济是关键。如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实现“空壳村”破村而出?对于村支书莫炳良来说,是道必须急需破解的一道难题。

由于毛榨村地处山区,耕地资源较少,生产条件较差,多数农作物都是“望天收”,无法实现群众增产增收增效的愿望。而恰恰相反,村里却有着丰富的荒山资源,比较适合栽种果树。 而且熊集周边不少村种植桃子的实践证明,这里的气候和水土适合种植桃子,确实是一棵不小的“摇钱树”。 熊集的桃子不仅品质好、个头大,而且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销路。看准了这一点,他立即经过与村班子成员商议,决定大规模发展优质桃产业。几年来,莫炳良同志带领党员干部群众先后开发岗地1000多亩,成片规模发展优质桃种植。桃花盛开时节,“十里桃花长廊”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吸引了众多游人前来赏花游玩,不仅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而且桃子产业亩平增收3000多元,带动全村50多户群众增收致富。

一花独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实现“空壳村”的破壳而出,让村级经济强起来,让群众腰包鼓起来,除了发展适合本村的主导产业外,还必须发展一些效益高、见效快的致富项目,拓宽群众的致富门路。莫炳良经过反复的市场调查论证,发现发展园林绿化产业是一个好门路。特别是一些地方发展苗木经济的成功经验,群众从中获得的可观经济收入,更坚定了他发展绿色产业、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信心。他积极引导群众改变传统种植观念,种植樟树、红叶李、桂花树等风景树200多亩,每年为群众增收60多万元,让农民群众在多种经营中尝到了甜头。

采得百花酿成蜜,为民辛苦苦也甜!莫炳良用他的真心、真情、真爱,扎根农村工作一线,扮演百姓村官“小角色”,唱好农村发展“重头戏”,发挥“大作用”,释放“大能量”,谱写了一曲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赞歌!如今,莫炳良正团结带领着毛榨村党员群众,昂首阔步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上!

 

“枣阳楷模”先锋榜

 

司法_副本.jpg 

上榜者:章宏超  枣阳市十佳人民调解员

 

30年,无悔调解路

 

他,是一名普通的人民调解员,为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前后奔走;他,是土生土长的帝乡人,扎根吴店,怀着一片赤诚之心,在人民调解员队伍中一干就是30年。他,就是枣阳市十佳人民调解员章宏超。                

虚心学习,努力钻研调解知识

现年52岁的章宏超,1987年从部队退伍后就投身到人民调解工作中。自学法律知识、参加资格考试、尝试纠纷调解……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从普通人民调解员到吴店法律服务所主任,章宏超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如今,担任吴店法律服务所主任7年有余,他仍不忘学习充电。“没有过硬的人民调解知识和技术,就无法调解基层复杂的人民矛盾纠纷”这是老章时常挂在嘴边的话。章宏超深知人民调解相关法律知识在基层人民调解中的重要作用。为此,在工作中,他认真学习钻研《人民调解法》、《人民调解工作程序》、《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土地承包法》等相关法律知识。

20167月的一天,树头村的孟某召集家人在村路口对余某进行堵截。情况紧急,得知这一情况后,章宏超主动上门做工作,“有什么事儿,咱坐下来慢慢说”,章宏超耐心的抚慰情绪激动的孟某。通过交谈,了解到孟某与余某因琐事产生纠纷,争执过程中孟某被打伤并左眼失明。考虑到孟某已经左眼失明的事实,他主动为孟某申请法律援助,帮助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通过章宏超耐心劝说,孟某终于放弃了采取极端手段解决问题的念头,避免了一场刑事案件的发生。

有人说:“人民调解工作是和稀泥、是搅拌机、是两面脸。”但章宏超却对人民调解工作有着全新的理解,他的理念是:用亲情去调和、用事实来搅拌、用法律和道德做脸面。担任吴店法律服务所主任的7年来,章宏超成功调解矛盾纠纷300余起,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400多次,为困难群众挽回经济损失600多万元。           

建立队伍,完善基层调解网络

吴店镇位于枣阳市南部,全镇版图面积366平方公里,下辖43个村、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0万余人。作为一个农业大镇、工业强镇和旅游名镇,维护辖区稳定和谐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为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重大矛盾纠纷不出镇”的工作目标,章宏超组织联合各村班子成员每月定期走访,深入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通过层层调解网络,确保吴店镇大事小情能够及时掌握,各类矛盾纠纷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采取措施处理。 

2016年,为配合吴店镇二郎村全省人民调解委员会示范点建设需要,章宏超深入二郎村,与当地村书记、治调主任、民村组长联合,组建了一支经验丰富、办事公正的二郎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和综治维稳中心。维稳中心成立后,严格执行“解决问题实名制、调解纠纷实效制”的方针,在调解工作中建立了案件督办、案件回访等制度,纠纷调解真正做到了事事有根据、桩桩有结果、条条有落实、件件有回音。中心启动两年来,共组织专项例会30次,形势分析报告会6次,排查安全及治安隐患12起,化解各类矛盾80起,用人民调解为群众搭建了连心桥,构筑了和谐墙。

情法并用,促使各类矛盾化解

“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这是他信守秉持的承诺。在对待纠纷当事人时,他总是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把自己融入当事人当中,用一颗热情的心,竭尽全力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201612月的某一天,白水村的刘某因拆迁赔偿问题找到章宏超,请他调解。接到请求的第二天,章宏超冒着严寒,走进了刘老的家中。一进门,看着窄小的房屋内空空如也,家徒四壁的景象让他瞬间哽咽。原来,已逾古稀之年的刘老家庭非常困难,老伴常年瘫痪卧床不起,老两口靠大儿子一天送两顿饭艰难度日。面对强烈抵触搬迁的刘某,章宏超一面耐心安抚刘老情绪,做好当事人思想工作,并私下帮助刘某打听便宜舒适的房屋方便租住,做到“情”通;一面耐心地向其讲解吴店镇棚户区改造的相关政策,积极宣传相关法律知识,做到“法”通。同时积极向镇政府汇报情况,帮助刘某申请民政救助。最终,章宏超为刘某申请到5万元赔偿补助,并帮助老两口找到一间一楼单间居住,解决了老两口的生活难题。“情”与“法”的结合使这起棘手的拆迁赔偿纠纷最终圆满化解。

精准扶贫,倾力帮扶暖人心

乡镇的工作复杂琐碎,往往是“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精准扶贫工作更是如此。

章宏超精准扶贫的包保对象是位于吴店镇达子村的李家祥,是典型的因病致贫贫困户。李家祥一家三口人,自己患有肺气肿,65岁的妻子田家续患有尿毒症,90岁的母亲患有高血压,初次入户调查时,面对一贫如洗的一家三口,章宏超当即拿出随身携带的2000元现金,交到李家祥手中,说道:“这些钱你先拿着救急用,接下来我联系村书记、吴店民政办,为你解决低保和大病救助问题。”接到救济的李家祥喜极而泣,连声感谢。

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面对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李家祥,章宏超心里犯起了嘀咕:怎么扶?如何帮?一家三口,个个都是病号,为了看病入不敷出,李家祥一筹莫展,心理极其脆弱,甚至接近崩溃的边缘。后来,通过多次入户走访,章宏超找到了方法——注重对李家祥的心理疏导,采取精神扶贫。为此,章宏超同驻村工作队一起,经常到李家祥家,跟他聊天,开导李家祥,并向他讲解目前的扶贫政策,联系镇卫生院医生定期上门问诊,免费为李家祥一家看病拿药。看病费用一解决,李家祥脸上笑容多了,见人也热情了。

多年来,无论是征地拆迁纠纷,还是邻里矛盾纠纷,章宏超始终做到认真履行职责,坚持严格调解与灵活处理相结合,努力做到小事不扩大,大事不激化,力争给每个当事人一个公正公平的说法和交待。近五年的人民调解工作中,他所接待调处的婚姻家庭、土地承包、生产经营、损害赔偿等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共计235件,调解成功230件,调解成功率97.8%。一卷卷调解档案、一次次回访历程、一摞摞荣誉证书,无不见证着他在人民调解工作中的显著业绩,章宏超在平凡的岗位上,凭着对工作的执着,对百姓的热情,三十年如一日的无悔奉献于人民调解工作。

 

“枣阳楷模”先锋榜

 

王城_副本.jpg 

上榜者:杨道军  王城镇特产中心主任

杨道军:23年的默默坚守

 

一名90年代初期的大学生,放弃在县城工作的良好机遇,扎根偏远乡镇,这一干就是23;一名最基层的农技人员,不图名利,默默坚守在农业一线,服务基层,这一干就是23年;一个仅有一人的小单位,借助他的专业、他的技术,帮助成百上千的果农发家致富,成为群众最贴心、最受欢迎的人,凭着他的执着追求,这一干就是23年。这期间的艰辛与毅力绝非一般人可以想象,他就是枣阳市王城镇特产中心主任杨道军。

扎根王城  大学生把偏远乡镇当成家

九十年代初,为发展多种经营,枣阳市出台3321工程”,重点发展以果茶为主的特产生产,由于专业人才奇缺,市特产局直接到湖北民族学院招募毕业生,1993年杨道军毕业,他直接被分配到枣阳市特产局茶叶科上班。199411月,枣阳市在各乡镇成立乡镇特产站,他放弃局机关优越的工作条件,主动请缨到偏远的王城镇锻炼,因为他了解到王城有万亩圣龙山茶场,他想用他的专业,他的技术去施展抱负,开辟新天地。就这样,他带着行李,只身一人来到了人生地疏的王城。当时,建站初期,特产站没有一砖一瓦,一桌一椅,临时寄住于镇政府。安排的另一名女技术员,嫌在乡镇不好找对象,不到一年就走了。就这样,他一个人坚持了下来,这一干就是23年,在王城娶妻生子。期间也曾遇到过几次回市里上班或跳槽到其他更好单位的机会,也曾想到过下海经商,但一想到整个王城镇除了几个农民技术员外,没有一个真正的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科班出身的技术员,他就始终不忍心离开。23年来,他白天下乡到果茶农家中、园中搞技术指导、技术服务,晚上在家中学习总结果茶生产技术资料,这期间他总结编印了《王城镇桃生产管理年历》、《王城镇桃业生产技术规范》、《王城镇板栗生产年历》、《王城镇板栗生产技术规范》等技术读本,这些技术要领最终成为了王城农民发家致富的行动指南。

服务基层  技术员叫万亩荒山开了花

王城镇是枣东南的一个偏远乡镇,是个传统的农业乡镇。一次杨道军邀请他的一个同学到王城来玩,他同学问道“王城有啥特色,有啥好玩的呢”,这句话虽不经意,却让杨道军记在心里,后来只要党委政府换届,他都至少写一篇关于打造发展王城亮点的意见或建议,建议党委政府种植什么特产作物,如何发展等,王城镇党委政府渐渐采纳了他的建议,本着“基础建镇、生态立镇、产业强镇、实干兴镇”的理念,王城镇的特产作物从90年代的1000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果茶面积近5万亩,桃子品种从过去的老克菲、康得梨,朱砂红、雨花露、沙子早生桃,发展到现在的优质红桃、黄桃3万亩,茶叶万余亩,优质板栗5000亩,油茶、核桃5000亩,这些特产作物撑起了王城农业生产的半壁江山。富裕起来的农民没有忘记起早贪黑、奔走在园间地头的技术员杨道军,20多年来他走遍了王城的村村寨寨,认识了种茶种果的千万老乡,令他最欣慰的是下乡不用找吃饭的地就有人邀请,夏秋不用掏钱就有果子吃。王城的特产业发展从产、供、销都留下了杨道军抹不去的影子,2013年春,王城镇董楼村果农谢世伦从外地购买几千株桃苗种植,可刚发芽,就开始出现叶子萎蔫,慢慢地整株桃苗死去,谢世伦急匆匆找到杨道军,他去把桃苗根部刨开一看,马上断定是根瘤病惹的祸,但由于没有资质出具鉴定书,杨道军4次到市特产局、农业执法大队请专家,最终做出了鉴定结论,打赢了官事,为谢世伦挽回了直接经济损失5万多元,年底谢世伦给他送去腊香肠、腊鱼表示感谢,被杨道军委婉谢绝;王城镇古岭村桃农郭仕新种了几百亩黄桃,担心没有销路,杨道军就带领几位黄桃种植大户到安徽砀山、湖南炎陵等地考察市场行情,终于把外地客商请了进来,这两年王城镇黄桃供不应求,行情逐渐看涨,所以每次杨道军到古岭村郭仕新一定请老杨到家中作客。

执着追求  小单位让全镇人民信任他

作为一线的一名农技推广人员、同时又是一名党员,他渐渐地认识到踏踏实实的在自己的岗位上做自己该做的事,其实不光人很充实,有时真的很幸福!

20多年来,杨道军为王城镇果茶农想法争取“科技示范户项目”、为12个村70余户果茶农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并提供农药、化肥等物质补贴;争取退耕还林后续补助项目为6个村免费提供果树苗木10万余株、化肥100余吨;和市特产中心共同培训新型职业农民60余名;建立了王城镇果茶生产销售信息交流微信群,现有群成员近50人,群里面不但有市镇领导和王城镇果茶种植大户、更有外地客商十多名,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仅群上直接、间接商谈、接洽成功销售我镇桃品的就达到20余万斤;目前由他牵头的镇桃业协会的筹备工作也基本完成,成立之后将会为王城镇桃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生产、销售、交流平台。

杨道军对工作的执着,对农民的情谊,打动着王城的广大干部群众。

2017年年初干部大会上,王城镇党委书记李黎同志这样评价杨道军:单位最小,但他为群众服务不最少;单位最穷,但他在领导心目中的位子不最后。他也在全镇干部大会上表态:不能给党委政府争面子,但能清白做人、踏实干事,绝不给领导扳乱子;不能给群众挣票子,但能做到跑断腿、磨破嘴,多给群众出点子。

 

“枣阳楷模”先锋榜

 

上榜者:王培燕  杨垱镇海胜中学

愿做红梅吐芬芳——记杨垱镇海胜中学教师王培燕

 

王培燕,女,生于19776月,是枣阳市杨垱镇海胜中学的一名教师。1998年毕业于襄樊电大,19年来,她以顽强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扎根农村教育,恪尽职守,忘我工作,赢得了学校领导的肯定和社会的好评,多次被评为“杨垱镇优秀教师”、“枣阳市学生最满意教师”,谱写了一首乡村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时代先锋曲。

扎根乡村无怨无悔

王培燕老师从教19年来,她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奉献给了这里的孩子们。为了给学校的竞赛学生做辅导,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她牺牲了无数的节假日,只为了给学校争光;她不顾自己的身体,毅然勇挑重担;在这期间她还克服困难参加本科自学考试,获得本科学历,艰难辛苦可想而知。她从未因此放松对工作的态度,依然用最饱满的精神投入工作之中。2004年起一直担任九年级历史课,13年如一日奋战在教学一线,这种超负荷的运转,使她两次晕倒在课堂上。

反哺行孝书写大爱

就在王培燕立足三尺讲台,追寻事业幸福与快乐时,苍天却把一个个沉重的灾难砸向了她。20053月,公公被确诊为前列腺癌中期。祸不单行,5月爱人确诊为直肠癌中期,面对两位癌症患者、年迈的婆婆、年幼的孩子,她咬紧牙关无怨无悔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就这样一边照顾家人、一边做好教学工作。爱人因病做了改道手术,平时离不开她的照顾,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劳碌奔波,本来就瘦小的她更消瘦了,可她仍然坚持下来了。20085月,爱人走了,王老师坚持着用瘦弱的身体担起一家的重任。20091月,年幼的孩子承受不住失去父亲的打击,病倒了,四肢不能动,整个春节都是在医院中度过。为了治好孩子的病,她带着孩子走上了艰难的求医之路,走遍了襄阳、武汉、北京等大医院,但一次次地被医院以“查不出病因”为由赶出了医院。几年来,孩子先后犯病四次,每次都是王老师一人照顾着。20154月,她再次踏上北京求医的征程,先在天坛医院做了一系列检查,却无果,后又经熟人介绍来到了北京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医生建议住院治疗,被告知需要住院。眼看着学校的学生就要参加中考了,怎么办?中考是学生们的一生重要的转折点啊!于是与主治医师和孩子协商后,孩子同意一人留在北京接受治疗。她回到学校为学生们上课,周末坐十七八个小时火车赶到北京,在医院陪伴孩子三四个小时,就又坐火车回来上课,经过积极备考,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所带的班级在中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014 4 月,公公因病去世,她一手操办了公公的丧事后又赶忙投入工作当中。

十一年来,在最困难的时刻,她都没有忘记自己的工作,没有忘记自己的学生。她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子女看待,扎扎实实做好教学和辅导,想尽办法提高学生的成绩,就这样把一批批学生送进了重点高中的大门。

王老师就是这样默默地付出,践行着孝亲敬老、为人师表的传统美德,也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这无私的大爱。

关爱学生无私奉献

在生活中,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关心着学生,爱护着学生。从思想、学业、身体、心理等诸方面关心她们的健康成长,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学生。海胜中学的大部分学生都是寄宿生,每年开学的第一天晚上,她都是第一个来到学生宿舍,和她们沟通聊天,为她们介绍学校情况,帮助她们解决困难,应对挫折。每到周末她常将一些贫困学生请到家里做客,真正做到了从生活、思想上关心她们,她和她的学生之间建立了一个心心相融、息息相连的世界,她成了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学生们都说:“有难处就找王老师,有心事、麻烦事也不要藏着掖着,找王老师就能得到解决。”

当学生生病时,有她轻轻的问候,柔柔的抚摸;当学生失意时,有她热情的询问,细心的剖析;当学生成功时,有她欣赏的眼光,鞭策的话语。就是在这爱的付出中,使她沉淀出对教师这份职业炽热的激情。

2014年秋,她接手九年级历史课,发现班上一位叫李明的同学,寡言少语,总喜欢默默的躲在一个安静的角落,通过了解她才知道这位学生的父亲因车祸刚去世,母亲一人抚养着三个孩子,原本生活拮据的家庭又雪上加霜,这无疑给年幼的他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了解情况后,王老师默默的关爱着这位受伤的孩子。平日里,她利用课余时间跟他谈心,给他辅导功课;天冷了,提醒他加衣服,还悄悄的给他饭卡里充钱。初夏,同学们都穿上新凉鞋,王老师发现李明一直穿着一双黑布鞋,就悄悄地了解到了李明的鞋码,为他买了一双新凉鞋。伴随着李明成长的日子,总有她细心的问候:“李明,学习压力大吗?”“生活有因难吗?”也有反复的叮咛:“好好学习,不要怕失败。”“不要骄傲,继续努力。”在沐浴爱的日子,同学们每天总能看见李明自信的笑脸和勤奋的身影。后来,在王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下,李明同学考上了自己理想的高中。

2015年秋,王老师班上有两个学生家庭贫困,弟兄两人都在她的班上就读。家里父母离异,母亲改嫁,父亲因精神恍惚整天在外面流浪。弟弟有一次偷了班上另一个学生的钱,被学生发现告诉了王老师。得知这个情况,王老师便约弟弟到办公室谈话。王老师先问清她们的家庭情况,然后又问她现在的生活问题,最后提到这个学生是否缺钱用。这位学生最后也明白了王老师虽然教育自己,但实际上还是在关心自己,就主动交代了自己因无钱吃饭而偷拿别的学生钱的事。王老师就耐心地教导她,给她讲了一些古往今来励志的故事,并让她就这件事向那位同学道歉。那位学生按老师的要求向被偷的学生真诚地道了歉,表示自己已把钱花了,可是暂时没有钱还。王老师便拿出100元钱交给这位学生,说:“这是老师给你的生活费,你拿去用,先把拿人家的钱给还了,剩下的当做生活费,等你有钱了的时候再还我。”这名学生被王老师的真情所感动,哽咽着说:“老师我错了,我以后好好做人,将来也象你一样,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王老师笑着对她说:“好,有志者事竟成,我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她就是这样满腔热情地关爱学生,倾尽心力地帮助学生,为学生的成长撑起了一片蓝天。

爱岗敬业任劳任怨

王老师多年来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

上班时间,她不是在教室里上课,就是伏在办公桌上,设计教学方案、批阅学生的随堂作业和听写本,哪怕是学生的一个字写得不够规范,她也要做上记号,第二天一大早就将本子发给学生,随后督促更正,让学生养成及时改正错误的良好习惯。课余时,王老师经常走近学生,听学生的欢声和笑语,问学生的愿望与需求,给学生们提些建议。

在学校里,除了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学校安排的其他工作她都愉快接受,想方设法认认真真地去完成。与同事相处,她与人为善热心助人,只要同事们需要帮助,她都能义无反顾地做好。

她经常对人这样说:“在我心中,工作始终是我的依靠,我可以没有温暖幸福的家,但我不能没有工作;遇到再大的困难,心灵也不能萎缩。”王老师正是怀着对社会对工作对他人的感恩之心默默地工作着。

“痴心一片终不悔,呕心沥血育英才”。17年过去了,王培燕老师屡遭挫折、饱经磨难,但她工作的热情愈加高涨、意志更加顽强!面对荣誉和成绩,她没有陶醉。怀着满腔执著和痴心的她,愿永远做教育百花园中一剪凌寒怒放的红梅,凌霜傲雪,默默吐露缕缕芬芳,真情点缀多彩春光!

 

“枣阳楷模”乡贤榜

 

上榜者:罗德兵  七方镇刘寨艺术团团长  

创建民间文艺团体的好领队——记枣阳市七方镇刘寨艺术团团长罗德兵

 

罗德兵,男,19638月生,初中文化程度,枣阳市七方镇刘寨社区居民,现任刘寨艺术团团长。

1978年,由于家里经济困难,罗德兵初中毕业后就回乡务农,养家糊口,没有继续求学。但他不向命运低头,他一边种好自家的田,一边勤奋自学。向老艺人学会了吹笛子、口琴、打铜器、拉弦子,还学会了修农机、电机等。1983 年,与爱好歌舞的本村姑娘郭进英 结婚,是共同的爱好使他们走到了一起。

改革开放以后,党的富民政策使千家万户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生活。人们的腰包鼓起来了,不愁吃不愁穿了,住进了新楼房。除进城务工人员以外,农闲时的人们在干什么呢?斗地主、打麻将、摸牌赌博的封建恶习有所抬头;张家长、李家短的闲唠叨也在重演;醉酒闹事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不安定因素,影响居民团结、社会稳定,随时都会引发矛盾纠纷。罗德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和妻子商量,我们牵头成立一个演出班子,农闲时为居民表演节目,吸引大家前来观看,人们就不会去干其它事了。妻子很赞成他的观点,夫妻俩一拍即合,说干就干。

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向社区干部做了汇报,得到了社区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社区干部又及时向镇文化站作了汇报,文化站领导非常重视,亲自到刘寨社区与罗德兵同志见面,给予指导、鼓励和支持。罗德兵同志信心更足了。他首先找到退休支部书记吴明运同志商量建文艺团队的事,老书记非常赞成,表示积极参加。他又找到以前在大队剧团演过戏的老演员侯书军、吴光修 等,他们也非常愿意参加团队。还有开饭馆的罗道林、农家大厨吴兴江等都踊跃加入。这样,锣鼓队就成立起来了。没有锣鼓,他先去租来一套锣鼓练习,后来自筹资金买了一套。他们对刘寨街吴家祖传的点子锣鼓进行挖掘,据传说有100多套锣鼓点子,现已挖掘整理出40多套,并已列入枣阳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正积极申报襄阳市非遗保护。有一位锣鼓队员建议说:“光有锣鼓太单调,要是把龙灯搞起来,两下配合演就好了,又不用请人教,有现成的师傅。”说者有意,听者有心,罗德兵随即到枣阳汉城找老乡借来了一条灯龙。真是“竖起招兵旗,就有吃粮人”,很快就有8个人自愿参加舞龙队。在外打工、年收入3万多元的张安新,听说家乡组建了舞龙队,放弃打工挣钱的机会,也回家参加舞龙队。他膀大腰壮,把龙头舞得呼呼生风,后来担任舞龙队队长。为什么大家不计较报酬,自愿参加罗德兵的文艺团队呢?一是因为爱好文艺活动;二是对罗德兵的信任和佩服。罗德兵同志为人正直,热心助人。不管是红白喜事、还是起房盖屋、或者修理农机电机,只要他能帮上忙的,一喊就去,从不计较报酬。大家跟着他干心情舒畅。舞龙队建立起来后,大家白天要生产劳动,罗德兵就利用晚上把队员组织起来排练。多数队员以前没舞过龙,基础差、底子薄,每一个动作都要讲清要领,反复练习。这样,教者耐心、学者认真,经过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了十多个表演套路。2015年底就在刘寨街及邻近村表演了一圈。赢得了观众阵阵喝彩声。

就在男同志创建锣鼓队、舞龙队的同时,妇女同志们也没有闲着,在罗德兵的妻子带领下,组建了旱船队。没有旱船,她们请人扎了一个框架先排练,后来自己动手扎了一只彩色旱船。经过加班加点的排练,终于可以与舞龙队同场演出了。后来,她们从刘寨小学借来腰鼓,组建了腰鼓队。又吸收跳广场舞的姐妹加入表演队伍,就又有了舞蹈队。这五支队伍成立后,被七方镇文化站命名为“七方镇刘寨艺术团”,并在文化站备了案。

刘寨艺术团在大家满腔热情、紧锣密鼓地努力下,成功组建起来了,并在积极运作。表面看起来,热火朝天、轻松自如,其实,个中原委只有当事人知道。就说罗德兵夫妻吧,当初是共同的爱好,更是想为乡亲们做点事的念想,促使他们创办这个团队的,谁知真正操作起来却是那么难。首先,没有资金来源,为群众演出不能收费,也不能让队员集资,队员是义务演出,不发工资就算了,怎好开口让大家集资呢?常常是夫妻俩自掏腰包,现已累计支出2万多元,购买了龙灯、锣鼓、音响、服装等等。他们的义举感动了社区干部群众,村干部刘俊、万仁菊,舞龙队长张安新等,在有演出活动时,都自费请演职人员吃过饭,侯书军、吴兴江主动为演出活动垫钱,枣阳汉城公司给他们捐赠了一个演出舞台,使团队越办越红火。其次,编、排、演活动常常与做家务、农业生产等相冲突,忙了这头,顾不了那头。有时排演晚了回到家,冷锅冷灶,还要接着做饭吃。夫妻俩从没有为此生过气,文艺团队的事就是他们家的头等大事,也是他们的志愿。他们无私奉献,为队员树立了榜样,只要有演出活动,演员们丢下一切私事,走亲戚的不去了,种田的先停下来等,一切以参加演出为主。

辛勤的付出,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刘寨艺术团除农闲时或重大节日为群众义务演出,深得群众好评外,2016年春,全镇村、社区的党支部书记在镇委组织下到刘寨党群活动中心观看刘寨艺术团的演出,观摩学习。20167月,他们参加七方镇“纪念建党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文艺演出比赛,荣获一等奖、优秀组织奖。2017年春节,他们到七方镇区、罗岗集镇开展拜年演出活动,引来很多人驻足观看,手机拍照咔咔连声,有群众说,好多年没见过这种老节目了。欣喜之情、溢于言表。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代表七方镇参加枣阳市元宵节民间文艺大展演活动,为七方人民争了光。20174月举办的迎五一文艺演出,节目视频上传到优酷网,获得网友称赞。

罗德兵同志带领他的团队,甘心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他热爱家乡、热爱文艺,创建了民间文艺团队,并能经常性地开展活动。在当前开展的文化小康村建设活动中,起到了很好地引领和示范作用,值得宣传表彰。 

 

“枣阳楷模”孝亲榜

南城_副本.jpg 

上榜者:李家兰  南城舒庙村四组

七旬姐姐32载无怨无悔照顾瘫痪在床的妹妹——记南城舒庙村四组村民李家兰

 

李家兰出生湖北省枣阳市南城街道办事处王湾二组,1966年与舒庙村王利洲结为夫妻,育有4个孩子。1985年先天残疾生活无法自理的妹妹李秀英丈夫、孩子双双死亡,李家兰看着无人照顾的可怜妹妹,主动承担起照顾妹妹的重担,这样一照顾就是32年。

1979年,李家兰丈夫王利洲因生活所迫,常年劳累,患上了肩周炎、骨质增生等疾病,家庭所有重担全部压在李家兰一个人的身上,家里还有年迈的公公婆婆与年幼的4个小孩要照顾,生活已经十分困难。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85年,妹妹李秀英的丈夫、孩子双亡,李秀英本人智力、肢体一级残疾生活无法自理,无人照料。尽管一家三代生活并不宽裕,李家兰还是和丈夫商量把妹妹接到家里照顾这件事,丈夫二话不说,毅然决定和李家兰一起帮忙照顾她瘫痪的妹妹。在照顾妹妹期间虽遭遇婆婆不理解,但是李家兰一直坚持照顾妹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打动着婆婆,让婆婆感受到亲人之间不可割分的情分,并得到理解与支持。32年来,她每天不辞辛苦地给妹妹端饭送水、换衣擦身、端屎倒尿,为了怕妹妹长期卧床造成肌肉萎缩,李家兰每天深夜还要起床几次帮助妹妹翻身,几十年如一日,从来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因怕平时妹妹一个人孤独寂寞,李家一家省吃俭用为妹妹购置了一台电视机,看到妹妹看着电视,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李家兰心里想自己苦点累点也值了。李家兰家里本来生活条件艰苦,为了照顾妹妹,家里日子过得更困难了。村了为了给李家兰减轻负担,为李家兰的妹妹申请了五保,这样家里才好过些。长年累月照顾妹妹,为照顾妹妹自己累成驼背,从不叫苦叫累,附近的邻居看见精心照顾妹妹的李家兰,都说她太傻,有那么多的兄弟姐妹,为什么只有她照顾妹妹李秀英。提起妹妹,李家兰的眼圈就红了,“妹妹从小就患有残疾,好不容易成家,谁知丈夫与孩子双双离世,只留下可怜的妹妹无人照料,父亲与母亲离世时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个可怜的妹妹了,我现在有能力照顾她,有我吃的就有她吃的,我不管她谁管她。”说到这里,邻居都为之动容对其的行为竖起大拇指。

这句誓言、这幅场景,李家兰说她一生都不会忘。李秀英瘫痪在床连坐起来的能力都没有,请人上门理发也很不方便,李家兰就自己买了推剪帮她理发,现在已经驾轻就熟;家里没几件像样的家具,但为了给妹妹秀英解闷,李家兰省吃俭用买来电视机放在床边,让她躺着也能看;在李秀英的房间里又搭了一张床,数十年如一日地睡在她的床边,方便随时照顾她。

对于一直照顾着自己的姐姐,李秀英说,自己拖累了姐姐,以及姐姐一家,对于姐姐的感谢,根本无法言说,“一切尽在不言中吧。”

在办事处领导及村干部慰问时她说:“今生照顾妹妹,我并不觉得苦,虽然有时候也会有抱怨,但做这些我是心甘情愿的,无怨无悔。只要我能动一天,就照顾她一天。这也是我的责任,我既然选择了照顾她,就一定不会中途丢下她。”李家兰,一个女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动了身边的左邻右舍及广大群众成为居民群众们交口称赞的典范。

 

本网文章多为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